睡眠
是身體與心靈的充電站
是迎接新一天活力的源泉
但在這個快節(jié)奏的社會
高質量的睡眠似乎成了一種奢侈
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
2024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題:
Sleep Equity for Global Health
今年我國主題是:
健康睡眠,人人同享!
每個人對于睡眠的需求是有個體差異的。即使是同一個人,在不同的年齡段、不同的生理狀態(tài)下睡眠的需要也是不同的,以下是關于健康睡眠的一些小知識:
因人而異,不必強求。8小時睡眠只是一個平均值。受不同精神狀態(tài)影響,睡眠時長也會波動。另外,在一年四季中,睡眠時長也是有輕微波動的。寒冷季節(jié)睡眠略增多,日照強烈、氣溫炎熱的季節(jié)睡眠時間縮短。
判斷自己是否擁有好的睡眠,最簡單的方法是看早上起來的時候身體的感覺,只要醒后精力充沛,能夠維持工作和日常生活的需要即可,千萬不要背上“我需要睡幾小時才夠”的思想負擔。
睡眠問題主要體現(xiàn)在以下幾個方面:
深度睡眠減少
正常人深度睡眠期占整夜睡眠時間的15%~25%。如果深度睡眠比例過低就會有睡眠不解乏的感覺。
睡眠時間分布不合理
1.在老年人中常見的是睡眠過早。比如,晚上七八點入睡,凌晨兩三點醒后等天亮。醫(yī)學上稱睡眠時相前移障礙。
2.青少年和年輕人群中常見睡眠過遲,通常后半夜兩三點,甚至快天亮才有睡意,一覺睡到中午十一二點,也是睡6~7小時。醫(yī)學上稱為睡眠時相后移障礙。
3.經(jīng)常到夜班或者跨時區(qū)旅行的人也會出現(xiàn)睡眠節(jié)律的變化,導致日間困倦。
睡眠期間病理性事件
在成年人、中老年人最常見的是睡眠中的呼吸暫?;蛘叩屯?,因缺氧,大腦不斷發(fā)送覺醒信號,通過打斷睡眠恢復呼吸,有時患者自己對夜間的醒轉并無意識。
第二個常見原因是睡眠中不自主的腿部抽動,每隔十數(shù)秒鐘一次,一晚上百次,伴有腦電圖上的短暫覺醒。醫(yī)學上稱為周期性肢體運動障礙。這兩種病理情況往往需要通過睡眠監(jiān)測才能發(fā)現(xiàn)和診斷。
因此,如果每晚睡眠時間正常,白天仍然昏昏沉沉,應該及時就診治療。
1.日間減少茶、咖啡等興奮物質的攝入,就寢前避免煙酒。
2.規(guī)律鍛煉,但睡前避免劇烈活動。
3.傍晚或者臨睡前避免打盹。
4.保持規(guī)律的就寢和起床時間,周末也盡量維持。
5.避免在床上玩電子產(chǎn)品,包括玩手機等,睡前少做那些“燒腦”的事情,不要想很多操心的事或工作計劃等。
6.臥室環(huán)境應柔和,溫度適中,無干擾性噪音,保持枕頭,床單,被子等舒適。
7.睡前可以嘗試聽聽舒緩的音樂,泡腳,做瑜伽等讓自己放松的習慣。
8.多吃紅棗、小米粥、瓜子、溫牛奶、蜂蜜,這些食物都有助于我們的睡眠。
審核 | 一審:沈偉鋒 二審:梁洪浪
校對 | 一校:郭金璇 二校:梁洪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