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的4月7日-13日是我國第二個血吸蟲病防治周宣傳周,宣傳主題為“消除血吸蟲病危害,守護(hù)人民健康”。
(圖源:中國疾控中心)
血吸蟲?。河捎谌嘶蛴捎谌嘶蚺?、羊、豬等哺乳動物感染了血吸蟲所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和寄生蟲病。血吸蟲主要有曼氏、埃及、湄公、間插及日本血吸蟲5種類型,我國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蟲。
血吸蟲蟲卵在水中孵化并釋放毛蚴,侵入中間宿主釘螺/蝸牛,釘螺/蝸牛在水中釋放尾蚴感染,人體皮膚通過接觸疫水,尾蚴貼入皮膚,僅需10秒即完成感染。
(圖源:中國疾控中心)
早期癥狀:
疲勞、乏力、體重下降、皮膚瘙癢、腹痛、腹瀉。
晚期癥狀:
肝硬化:肝臟纖維化,導(dǎo)致肝功能異常。
脾臟腫大:感染長期累積,脾臟增大,功能異常。
1.避免接觸染病水域:不在可能有血吸蟲的水域中洗澡、游泳或涉水勞作。
2.改變不良生活習(xí)慣:不隨地大小便、不施用新鮮糞便。
3.個人防護(hù)措施:在涉水勞動時,穿長袖衣物、長褲和手套,減少皮膚暴露。
4.消滅傳播中介:科學(xué)合理地滅殺蝸牛,減少血吸蟲的傳播中介。
5.提高公眾對血吸蟲病的認(rèn)識,特別是對高危人群如農(nóng)業(yè)工人、漁民等進(jìn)行針對性宣傳。
來源:中國疾控中心、廣東省疾控中心、惠州市疾控中心
通訊員 | 醫(yī)務(wù)部 方觀榮
編 輯 | 李敏妍
審 核 | 沈偉鋒
復(fù) 審 | 梁洪浪